搜尋

桃園平鎮福德正神安座典禮隆重舉行傳承信仰凝聚社區力量

文圖 / 劉正廷、邱彥龍

出席貴賓包括(由左至右)湧豐里代理里長林泓鈞、市議員舒翠玲夫婿張曉帆、市議員陳韋曄、平鎮工業區廠商聯誼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慶土、立法委員呂玉玲、湧光里里長福正宮主任委員黃志仁、易璇吉卜天星學院院長趙笠瀠、台灣九星易經堪輿學會理事長吳逗凱、國際天星命理風水專家邱彥龍、平鎮區區長蕭巧如、市議員黃敬平、市議員劉仁照、湧光里42鄰鄰長許閎盛、市議員王珮毓等人。

桃園市平鎮區福正宮於日前(4日)舉辦一場莊嚴而盛大的福德正神安座、安爐及插香儀式。這場深具文化意義的盛典,吸引地方各界人士的熱情參與,既展現傳統信仰的深厚底蘊,更凝聚社區的和諧與力量,在莊重的儀式氛圍中為新一年祈求平安與繁榮。

此次儀式由台灣九星易經堪輿學會理事長吳逗凱主持,聯同國際天星命理風水專家邱彥龍及易璇吉卜天星學院院長趙笠瀠,共同規劃神祇風水改造及天星易象科儀等一系列流程,整體儀式莊嚴肅穆,並展現深厚的文化內涵。

出席貴賓包括立法委員呂玉玲、平鎮區長蕭巧如、市議員陳韋燁、王珮毓、舒翠玲、劉仁照、楊家良、黃敬平,以及湧光里里長兼福正宮主任委員黃志仁、湧豐里代理里長與湧安里里長陳金福等人,共同見證這場意義深遠的儀式。

歷史傳承:三里土地公的重建與信仰延續

福正宮的歷史可追溯至百餘年前,當時地方老前輩在桃園平鎮山仔頂地區創建一座小祠,供奉福德正神以護佑鄉里。因神威顯赫,這位土地公被尊稱為「大湖伯公」,守護一方,庇佑安和。及至民國五十九年,隨著周邊地區變更為工業區,原祠遷至現址大湖池堤堰旁,並更名為「福正宮」,象徵地方居民在團結協作中延續信仰,守護心靈家園。

如今,福正宮承載著湧光里、湧豐里與湧安里三里居民的精神寄託,肩負護佑之重任。在土地公聖杯的指引下,經過多年籌備,修繕工程由邱彥龍、吳逗凱與趙笠瀠聯手規劃,重新打造這座風水寶地。福正宮不僅為三里13,842名居民祈福,更為地方的平安與繁榮鋪就新的篇章。

祈福金箔儀式:連結信仰與文化的亮點

在安座、安爐和插香等傳統儀式有條不紊地進行後,貼金箔祈福儀式成為全場焦點。作為全台第一個實施「供金賜福」的土地公,福正宮藉由創新方式,讓民眾親自參與貼金儀式,體驗信仰與文化的深刻連結。

堪輿研究師吳逗凱現場講解貼金箔的象徵意涵,並邀請與會貴賓及信眾親手為福德正神貼上金箔。根據傳統習俗,金箔貼於不同位置象徵多元祝福:

  • 臉部:事業順利、工作順心、興業旺財、富貴騰飛。
  • 腹部:財源廣進、四海納財、財庫圓滿、吃穿不愁。
  • 肚臍部:貴人相助、財源滾滾、富貴發達、補財又補庫。
  • 頭部:聰慧過人、開智開慧、才思敏捷、學業進步、靈光湧泉。
  • 胸部:才貌出眾、富貴魅力、人緣倍增、家庭和諧、名聲顯赫。
  • 手部:升官發財、權旺名旺、受人尊敬、官運亨通、仕途光明。
  • 腳部:順風順水、出入平安、生活喜樂、小人退散、出行萬里。
  • 背部:容光煥發、眾人崇拜、青春永駐、氣色光亮。
  • 座位:工作穩定、事業穩定、前程似錦、生活無憂。
  • 如意法器:事事如意、心想事成。
  • 財寶法器:十方來富、掌中乾坤、富貴天成、大發利市。
當吳逗凱理事長在講述「貼金賜福」的故事時,正好一道金光束照耀著土地公。(邱彥龍攝)

這一創新的貼金儀式增添活動的趣味性,更讓參與者在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的交織中,深刻感受到土地公的庇佑與祝福。福正宮的「供金賜福」儀式為全台土地公信仰注入新的活力與意義,成為信仰傳承與社區凝聚的最佳範例。

貴賓虔誠為土地公貼上金箔。

活動意義:地方文化的延續與發展

此次福德正神安座典禮除延續地方信仰的深厚底蘊,更啟發現代社會對宗教文化價值的再思考。透過這場儀式,參與者感受到土地公信仰的精神庇佑,並深刻體會文化傳承在社區凝聚中的重要作用。

福正宮作為地方信仰中心,承載著居民對福德正神庇佑的期望。湧光里里長暨福正宮主任委員黃志仁,於典禮後表示:「福正宮的存在不僅象徵著傳統信仰的延續,更是居民精神與地方發展的支柱。此次安座儀式的成功舉行,展現出地方對未來繁榮與和諧的共同願景。」

福正宮的安座儀式圓滿落幕,展現地方傳統信仰的深厚底蘊,並啟發現代社會重新思考宗教文化的深遠價值。這場儀式讓參與者深刻感受到土地公信仰的精神庇佑,並體會文化傳承對凝聚社區力量的重要意義,為未來世代留下珍貴的信仰與教育資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