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/ 劉正廷
藝人輕生事件,在社會新聞中炸了鍋,成為大眾討論、議論甚至心生焦慮的話題。
然而這或許亦是長期存在於你我周遭及自身的隱疾,看似難以開解,卻又無法輕忽,但又該如何有效防範未然?
根據健保署於2021年10月所發佈的「世界健康日」衛福統計通報數據中顯示,從全民健保申報資料作分析,2019年國人因精神疾患就醫者約280萬人,其中女性占56%,約有158萬人;男性占44%,約122萬人。
若以年齡別區分,以45~64歲就醫人數居多,占 35.8%,約有100萬人;65歲以上次之、占 29.6%,約83萬人;25~44歲占 22.2%,約62萬人;25 歲以下占 12.5%,約35萬人。
以上均為就醫數字,不包括未曾就診的人數;也就是說,需要或必須尋求醫療協助的人數,遠遠超過此官方數據。
而從開發中及已開發國家的研究顯示,自殺身亡的案例中,有精神疾病者的盛行率為80~100%。估計患有情感性精神病(主要為憂鬱症)之終身自殺危險率為6~15%、酒癮為7~15%、思覺失調症4~10%。然而,自殺身亡者當中,仍有相當比例的人,不曾求助過精神醫療專業人員。(資料來源: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「自殺防範指引」)
身心科的迷思
由於「身心科」對大眾而言,還停留在「好奇多於認知」、「少接觸為妙」、「具有神祕色彩」的科別中;同時許多人視憂鬱症狀為軟弱的象徵、或並不視其為疾病,僅以諸多模糊不清的酸痛或疼痛來解釋之…以上現象就足以說明社會大眾即便有身心方面等病癥,但大多不願就醫接受治療的心態。
資深身心科醫師吳威毅指出,通常大眾會誤以為「身心科」所治療者,均為患有「精神疾病」的人,但其實「身心科」所治療的範圍,除所謂的「重度精神疾病」,例如: 思覺失調、躁鬱症、重鬱症等疾病外;另還包括「輕度精神疾病」,例如: 失眠、憂慮、強迫症、恐慌症等等。
「精神科」和「神經科」
「精神科」及「神經科」對社會大眾易產生混淆,吳威毅醫師加以釋疑:
「從疾病上來分,『神經科』在醫學來講,屬『器質性』,病症例如中風患者、帕金森氏症,用影像學檢查其大腦時可看到病變痕跡;但如憂鬱症、思覺失調症等病症,『精神科』卻看不出,屬於『功能性』的問題。」
「精神疾病」一般是指,主診斷為精神與行為疾患之疾病。英文Schizophrenia的中文解釋為「精神分裂症 」,但因其長期被汙名化,患者多半不願就醫,台灣在2014年正名為「思覺失調症」,就診科別為「精神科」,也就是「身心科」。
評估及判斷自我病症
「『身』與『心』是分不開的。身心科對民眾的幫助其實很多,情緒、失眠除了影響自律神經之外,也會影響到讓身體真的生病。例如長期的失眠會出現記憶力下降、失智、心血管疾病;長期處在焦慮及壓力下會減少運動、吃東西發洩、影響體內的壓力荷爾蒙,這些又會引發出其它代謝症候群、肥胖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問題。」吳醫師進一步指出問題點。
根據吳醫師多年經驗表示,若自身感覺有情緒不穩或低落等情況,但不確定是否該就醫時,可針對以下3項生活指標,來做自我評估和判斷:
1. 學業、工作:表現不佳。
2. 人際關係:退縮,害怕與人接觸。
3. 休閒生活:封閉,提不起勁,以前有興趣的事現在也覺得無趣了。
若現象出現並影響到正常生活者,應適時就醫,請專科醫師協助及接受治療。
尋求協助管道
「精神疾病」不斷在戕害人腦,影響個人、家庭,造成嚴重社會問題,且患者逐年增加,早已是國人必須重視的醫學議題。
但減少鬱卒、減輕症狀,有藥可以治療。專業醫師瞭解用藥的劑量,且藥物種類不僅只是安眠藥而已,醫師會根據現有的症狀而用藥,讓患者的心情先部份改善,然後會更有能力去思考、生活型態的調整,如此才是改善生活品質最佳良方。
根據統計,歐美憂鬱症的終生盛行率為10~15%,台灣則是1.2%,顯示有辨識不足問題;而有憂鬱症者當中,也僅有約1/5人就診,顯示就醫不足。
衛福部資料數據顯示,截至2020年底,全台「心理機構」計有195 家,較 2019年底增加37家 (+23%),其中「心理治療所」74家 (占38%)、「心理諮商所」121家 (占62%)。
而至2020 年底,全台心理機構「心理師」計 923人,較2019年底增加190人(+26%),其中「臨床心理師」226人 (占 24%)、「諮商心理師」697人 (占 76%)。
專業醫師建議,若自覺有需要者,應主動尋求專業人士或單位的協助管道,學習傾訴情緒;但並非以自身不穩定的情緒發洩,對他人進行情緒勒索。
尤其很多人誤解,認為是「心理有問題的人」才需要「心理治療」。事實上,「心理治療」是一種幫助個體學習如何調適壓力與情緒、透過改變行為或個性,來擺脫現存的苦境,讓個體經由心靈成長得到幸福感的一種醫療技術。
近年來,國人情緒專線的進線量,亦有逐年增加之趨勢,如下圖:
吳醫師強調,高強度運動及藉由「社會支持」來改善人際關係,確實有助於病情的好轉。
他舉例說,有一位曾在大醫院及他的診所治療相當久的病患,甚至也使用過專治頑固型憂鬱症的「經顱磁刺激」治療法,病情也都只能短暫好轉。
但近幾月前,患者參與太太引薦的「道教廟宇志工」工作後,開始定期在廟裡幫忙、與教友聚會、共同餐與戶外活動等,藉由參與宗教尋獲心靈寄託,及結交新朋友拓展人際關係,病況大為改善。
這是「社會支持」的力量,可使病患提高抗壓性、並因產生團隊歸屬感,遇到挫折也不再恐慌,自然得以改善病情。
吳威毅醫師從專業的角度建議,平時放鬆自己的方法:「遇到事情正在緊張時可以離開現場、做腹式呼吸,另外運用正念放鬆法也是很有效的。」
「但保養勝於事後治療,平常養成放鬆的習慣會更好。例如定期檢視生活的壓力是否已超負荷,可以休個假,調整工作態度及方法;更有效的態度及方法,通常也會減少壓力,會建議做有氧運動,每週七天做五天,每次30分鐘,這就是運動357原則;接近大自然,爬山看海都不錯;此外,多交朋友,增加一些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也有用。」
「總之,一個人的社會支持系統愈好,身體更加健康,他的挫折忍受度會愈高。」
在這節奏快、焦慮高的年代裡,誠願此文能讓大眾覺察自身並推己及人,若有醫病需求者,宜盡快就醫或尋求專業協助;理性面對情緒問題,學習真正接納自己,也接受他人;在享受更自在、更快樂的生活之餘,營造出更祥和、健康的社會。
願我們每個人,都能活出一束光,綻放著應有的美好!
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資訊 http://www.atpc.tw/
或使用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https://is.gd/tphW7C 的簡式健康量表
若遇有心理壓力或情緒困擾問題,可撥打衛福部的1925 (依舊愛我) 安心專線,提供24小時免付費心理諮詢服務。
資料來源/衛生福利部